商务部寻求进一步调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科技创新等领域仍有压减空间
近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以来,我国连续5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压减至31条和27条,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更多市场机遇。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的可行性,吸引更多全球投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对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不断调整,是我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力体现,也是中国对外商投资相关制度不断探索与完善改进的体现。”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进入高质量对外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需要向高水平、深层次、更精准方向调整。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外商投资管理办法,是一个国家禁止外资进入或限定外资比例的行业清单。
2013年9月份,上海市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我国首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至此问世。十年来,清单内容曾多次更新、修订与缩减,并在2018年从形式上区分了自贸区版和全国版。
“我国前十大外资来源地多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如欧美国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合理缩减的最直接影响,是为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高质量海外资本。”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154家,同比增长33%;从来源地看,英国、加拿大、法国三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32.6%、111.2%、105.6%(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贝恩公司全球商品战略顾问总监潘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除吸引更多海外优质资本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不断调整与完善还为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国内、加强技术人才交流、推动国内产业链转型升级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中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内容优化、制度设计等尚存进一步完善空间。多位受访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进一步合理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可以向科技创新、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探索。
潘俊认为,进一步合理放宽外资股比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限制,将会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为引入更先进的科研技术创造条件,加速本土科学技术进步。
“我国现行负面清单涉及服务业的特别管理措施条目众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服务业的外资准入限制程度整体大于其他领域。”宋思源表示,下一步,合理压减负面清单的工作重点可落在服务业领域,从增值电信、数据等相对敏感但可控的方面入手,助推实现高质量对外开放。
“深化数字经济尤其是数字农业对外开放,不仅能加强不同国家在数字经济上的交流,还有利于中国数字经济相关标准对外输出、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不过,压减负面清单的过程还需要考虑国家安全、规范竞争等问题,最大程度杜绝负面现象。”洪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