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年上半年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回眸

时间:2025-07-15 来源: 阅读次数:

同心共奋楫,竞发势如虹。

7月14日召开的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全面总结了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振奋人心。上半年,我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考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牵引,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任务,紧盯“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纵深推进“五聚五提”工作抓手,更好统筹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月14日,中心城区绿树成荫、清水环绕、景色宜人。全媒体记者 张峰 摄

聚力扩量提质 加快经济增长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上半年,全市六大类申请补贴金额7.32亿元,完成兑付3.6亿元,带动消费46.2亿元。实施“惠享南都”系列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1830万元。

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链群培育,修订完善重点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抢滩布局合成生物、航空再制造和低空经济、新能源装备及化工等3个未来产业。扎实开展产学研合作,促成科技成果转化5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17.8亿元,牧元安粮异亮氨酸项目进入量产,全市33名“科技副总”到企业“走马上任”。

中光学集团全自动整机整装生产线一角。(资料照片)

着力招大引强。全市争取项目建设类专项债券额度55.8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7亿元、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强,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8.8亿元、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强。坚持项目为王,84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7.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60.9%,投资近百亿元的豫西集团综合基地项目、投资35亿元的众德汽车新能源一体化车桥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坚持招商为要,共签约项目476个、投资额628.9亿元。

全力助企服企兴企。组织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引导各级干部对全市6610家“四上”企业进行走访,“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扩产增能。全市新发展经营主体7.7万户,存量主体达105.9万户、全省第二。303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全省第三,34家企业入选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全省第二,一通防爆等3家企业获批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

积极谋划“十五五”。成立工作专班,初步谋划重大项目2600余个、总投资3万亿元,首批筛选上报拟纳入国、省规划项目64个、总投资4829亿元,在全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统筹城乡融合 补齐区域短板

加快中心城区振兴。新改扩建的卧龙大桥正式通车,明山路、文化路等完成提升改造,白河大道等提升改造工程有序推进,疏通排水管网831.4公里,总投资4.8亿元的10个排水防涝项目全部开工,中州水厂一期、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泥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制定县域“1+1”产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邓州市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列入国家级产业集群申报名单,高新区和方城县、淅川县开发区入选首批省级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南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淅川县开发区等5个工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数量全省第一。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考核评估成绩居全省第三、在全省会上作典型发言,连续4年省考获评“好”的等次、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3。农村沟渠连通整治完成1.26万公里,整治率100%。西峡县“菌果药旅”、卧龙区“山水花草”入选省级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南阳药益宝艾草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建成乡村振兴产业园197个,入驻企业1262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推进能源基地项目,南阳电厂二期进展顺利,白河南电厂项目完成核准,内乡青杠树抽水蓄能项目完成预可研,西气东输三线(河南段)具备投产条件,51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列入省名单,占全省的11.3%。重抓重推国家水网先导区建设,汉山水库、李家畈水库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鸭西灌区项目纳入全国“两重”项目第一序列,引丹灌区二期、青山水库、南水北调中线防洪影响处理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南召中铁陆港、西峡公铁联运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唐河航运一期已完成总投资的85.8%,南邓、渑淅高速建设顺利,嵩内、郑南等高速公路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15条干线公路项目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完成新改建404公里。G312线宛唐交界至曲屯段改建节点开工。全市新通过A级物流企业评估10家,A级物流企业达48家、全省第二。

深化改革开放 增强发展活力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12个方面51项244子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部分改革事项走在全省前列。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等2个典型案例被省改革红榜通报表扬。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全省大会作典型发言。1-5月,全市实际引进外资1303.4万美元、完成省定任务的60%。争取南水北调对口协作项目14个。先后接待荷兰、波黑驻华大使、意大利阿斯蒂省省长等重要外宾5批37人次,对外开放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持续创优营商环境。1-6月,新增民营企业2.5万户,存量企业达24.5万户、增长5%。3个案例被评为“2025中国优化产业营商环境先行典范”,新生儿出生等22项服务事项上线运行,不动产首次登记、公积金提取等5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零材料办理。

建设生态文明 绘就美丽画卷

完成511个丹江口水库及丹江排污口整治任务,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以上标准,累计安全送水超720亿立方米。全国两会期间,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题,向57家中外媒体、110多名记者现场推介南阳。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上半年全市PM2.5浓度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优良天数130天、同比增加16天。1-5月,28个国控断面达标率100%,2024年河长制考核全省第三。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认真落实“林长制”,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加快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治理升级。成功入选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

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市

加强好人典型选树和精神文明创建,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9人入选“河南好人榜”,南阳市和西峡县成功通过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方城县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新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14个、文明单位11个,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5所、文明家庭3个。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完成四普文物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八里桥遗址纳入国家“夏商文明研究工程”总体规划,黄山遗址入选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邓州罗卷戏入选中国剧协首批稀有剧种保护传承项目。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宛美旅游”战略,积极承办全省“新春文化旅游季”等大型活动,持续叫响“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城市品牌。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5809.4万人次、增长4.7%;旅游综合收入482.3亿元、增长12.7%。

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发展成果

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新建1个市级、4个县级零工市场,1-5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河南国医学院设置申报、河南工院升本顺利通过教育部现场考察;新高考首战告捷,全市本科特控线上线29582人、上线率25.3%,高出全省6.6个百分点。

着力提升民生福祉。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额度降至个人自付水平,27家乡镇卫生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执业评审、数量居全省前列。全市新增参保人数1.4万人,73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4万名留守儿童实现“一人一档”,城乡低保标准提标幅度达2倍以上。

强化治理效能 维护大局稳定

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建立“1+5+6+N”防汛抗旱组织体系,防范应对3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轮降雨天气和1轮干旱天气过程,西峡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力有序开展。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强化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健全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全市命案、四类民生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8.6%、28%,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下降8%,交通事故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7%、25.7%。

加强党的领导 提供坚强保障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组织党政考察团赴杭州、常州等地考察学习、洽谈项目,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抓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选派236名年轻干部到重点一线实践历练。

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建成“五星”支部157个、“四星”支部873个,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2万名,新选派1575名驻村第一书记、2299名工作队员。持续整顿26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为高质量完成基层党组织换届提供坚强保障。深化拓展运用“四议两公开”,指导做好186个省级扶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促振兴、强治理能力。深入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累计建立党组织2271家,党组织覆盖率达到42.6%。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探索实施的整治形式主义“二十减”工作经验分别在中办《督查工作交流》、新华社、《人民日报·内参》刊发,244个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全面推开。

来源:南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