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卧龙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南阳市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案(2024—2025年)》已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17日
南阳市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案
(2024—2025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更好发挥内需拉动作用,促进全市消费扩容提质,不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扩大内需的内生动力,紧紧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力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各县(市、区)融合发展,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体系,丰富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更好适应居民消费提质需求,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成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2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800家;综合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收入占全省比重达到5.5%;南阳城市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通达便利度全面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聚集品质消费资源
1.集聚国内外优质消费品牌。以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为依托,推动国内外知名中高端品牌、时尚品牌企业在南阳开设旗舰店、连锁店,发展“首店经济”,制定出台品牌首店落地和推广的配套扶持政策。重点招引万象城、大悦城、宜家家居、山姆会员店等知名商业综合体及零售企业,建设高品质消费载体。用好总部经济支持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中高端消费品牌企业入宛设立全国总部、区域总部或成立采购中心、运营中心。力争每年新引入知名品牌数量100个以上,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落户我市不少于20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招商投资促进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2.培育壮大“南阳制造”消费品牌。加快形成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和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南阳制造具有高品牌价值的中医药、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推动南阳艾、南阳玉雕、西峡香菇、桐柏茶叶、方城烩面等县域特色品牌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探索“生产基地+产地消费”模式,扩大本地消费市场占有率。发挥好仲景宛西制药、牧原集团、中南钻石、想念面业、赊店老酒等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扩大南阳品牌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支持外贸加工企业打造自有品牌,鼓励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医药发展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3.擦亮“南阳老字号”金字招牌。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分批次持续开展南阳老字号评定。深化老字号“一品一策一方案”,支持发布“国潮新品”,做好老字号“南阳礼物”。开展南阳老字号品牌百店打造行动,支持生活消费品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进入重点商圈、旅游景区开设品牌店、旗舰店,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相配套的资金补贴、费用减免政策。到2025年,自主认定南阳老字号品牌企业数量突破100家,获评河南老字号、国家老字号数量逐年增加,南阳老字号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4.发挥自贸区南阳联动区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河南自贸区南阳联动创新区、卧龙综合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南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促进重点消费品进口。引入三方公司市场化运作卧龙综合保税区免税产品展销中心,加快扩建升级,打好免税牌,积极拓展化妆品、酒类、药品等商品进口,丰富消费品种类。支持免税展销中心和跨境电商企业采用“保税展示+跨境电商+快速配送”新零售模式,在万悦城等大型商圈开设南阳免税·全球购线下体验店和跨境商品集合店。(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南阳海关,卧龙综合保税区、高新区管委会)
(二)建设特色消费地标
5.提升拓展城市特色商圈。做好中心城区商业布局规划,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错位发展的商业体系。打造东区商圈,做大做强万悦城、吾悦广场等商圈,发挥商业集聚效应,招引王府井、银基等更多知名城市综合体项目落地。推动“三馆一院”片区商业业态重构和硬件提升,配套发展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加快高铁新城商圈建设,全力打造南阳新城娱乐型文商旅综合消费中心。持续加强与万达集团合作,推动万达第四代商业综合体落户南阳,打造文化消费新商圈。推动原有商圈升级扩容,支持新华城市广场、大统集团等传统商圈调整经营结构,丰富服务业态,加速向体验式、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各县(市、区)做好城区商业规划,打造县域特色商圈,培育一批乡镇商业集聚区。到2025年,全市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达到5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招商投资促进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6.培育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深化全市步行街改造提升,引入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培育形成一批品牌特色步行街。中心城区突出老城区历史文化底蕴,推动解放路、民主街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加强规划布局、优化环境、完善停车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街区商业质量、彰显文化特色。推进三顾里·水街项目建设,打造白河水系特色风光带,加快卧龙岗三顾广场地下商业项目建设,推动与三顾里·水街项目的有机融合。推动宛城区府衙步行街、内乡县衙步行街、社旗县山陕会馆步行街、淅川县供销商贸城步行街申报省级示范步行街试点。支持南阳市新华城市广场区域特色商业街、内乡县衙历史文化街区申报省级综合特色商业街。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自主创新打造一批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特色休闲街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投资集团,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7.发展新型社区商业。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化社区便民服务网点设置,提升市场规范化、智慧化水平,开展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快邻里中心建设,推进便利店、菜市场、早餐点等社区商业建设,完善医疗、养老、托幼、家政、维修、助餐等延伸便民服务。在提供公共服务基础上,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周边商业业态分布,打造特色商业项目。(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三)创新消费场景业态
8.加快商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引导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不同消费场景和细分消费领域应用,促进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鼓励线上平台与实体商业深度合作,打造智能化、定制化、体验式的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围绕玉雕、艾草、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直播电商基地,通过数字消费创新引领,做大网红经济、数字经济。深化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在农村电商、商贸服务、生产制造、文化旅游等行业加快推进电商普及应用。持续推广“诸葛码”数字化服务体系,开展“支付+促消费”“支付+市场主体赋能”“支付+普惠金融”等业务,建设重点民生领域资金监管体系,实现投资、消费、就业、税收、金融等经济运行数据汇聚,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激发城市消费活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投资集团,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9.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培育夜间消费业态集聚区,中心城区以府衙步行街、新华城市广场夜市街、卧龙岗三顾广场卧龙市集等现有夜市集聚区为依托,丰富业态种类、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日常管理,创建省级夜经济消费集聚区。打造“城市烟火、点亮夜宛”夜间消费品牌,策划举办夜市购物节、美食节、音乐节,发放夜间消费券,开展时尚走秀、演艺表演、灯光秀等活动,满足居民“夜购、夜食、夜娱”等多元化需求,打造具有南阳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高品质夜市。鼓励三馆一院、世界月季园、人民公园等在特定时段推出夜场活动。鼓励商圈和公共文化场所等延长夜间营业时间,优化调整夜间公交线路和运营班次。到2025年,中心城区打造20个夜间经济特色项目,其他县(市)结合县域特色至少打造本县域1个地标性夜间消费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四)提升文旅消费供给
10.深化“汉文化”文旅创新。选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南阳线路,围绕“两汉文化看南阳”布局产业、培育业态、丰富产品,讲好汉光武帝刘秀南阳起兵、科圣张衡创造发明、医圣张仲景悬壶济世、智圣诸葛亮躬耕南阳等历史人物故事,打造汉代礼仪大典等南阳品牌文化活动。加快实施南阳高铁新城文旅示范项目,打造全国首家以汉文化为背景的大型汉代新中式主题街区,以南阳古风为主线的全场景沉浸式主题街区。加快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让南阳汉文化成为全国知名的城市IP。(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商务局、中医药发展局、投资集团、产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11.提升文旅项目建设。坚持“城市特色+产业振兴”多元融合,持续做好东方水上元宇宙园区、世界月季大观园、南阳中华恐龙园等项目的建设提升,打造集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时尚打卡街区和文商旅地标。突出考古遗址特色,推动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公园、十里庙遗址公园、邓州宋金古街遗址公园建设。突出历史文化底蕴,做好医圣文化园、卧龙岗文化园、荆紫关古镇的综合开发,打造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培育做大赊店酒乡小镇、茶祖小镇、仲景养生小镇等一批文旅、康养小镇,推出一批特色民宿、乡村微度假综合体、旅游商贸综合体、避暑目的地等新型旅游产品。实施非遗点亮计划,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景区、进民宿、进研学基地”行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医药发展局、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12.丰富文旅消费场景。推动南阳博物院、汉画馆、武侯祠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发展云旅游、云直播、云展览等数字化新产品,培育高品质文创产品和文旅消费体验项目。激发年轻人文化消费,办好明星演唱会、文旅消费季等活动。引入一线知名文创公司,与国有平台公司合作,立足南阳文化,运用新技术丰富景区业态,提升互动性、增强体验感,让游客走进场景、融入故事、感悟文化魅力。持续开展“南阳礼物”评选活动,设计制作推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文创产品,推动“南阳礼物”做优做强,提升知名度。(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商务局、中医药发展局、文旅体集团、投资集团,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13.完善文旅服务保障。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旅游要素,引进高端酒店集团、酒店管理品牌,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和国家、省级旅游民宿,推动星级旅游饭店、旅游民宿县(市、区)域全覆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持续实施“引客入宛”措施,引导旅行社发展旅游大巴、旅游专列、旅游包机业务。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自驾游房车营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智慧文旅平台,完善“一部手机游南阳”文旅消费平台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文旅体集团,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五)突出会展经济引领
14.打造本地品牌展会。持续做好世界月季博览会、中国·南阳张仲景医药文化节、玉雕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常设性展会。做大做强仲景论坛和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持续办好南阳名优特色产品展,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集中展示南阳优势产业、特色产品,提高南阳知名度。(责任单位:市林业局、中医药发展局、商务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销合作社,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15.搭建国际展会平台。鼓励支持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多渠道扩大优质商品供应,推动本地消费品质提升。鼓励大型商贸流通和餐饮企业加大海外直采,增加高质量商品进口,扩大中高端进口商品消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16.完善会展业发展体系。改善办展条件,提升会展基础设施。建立工作机制,制定行业发展扶持政策,依托国有平台公司,组建综合性、专业性会展集团,科学化、市场化运营会展场馆,推动自主品牌提质升级,以会带展、以展引会、以展促会,充分发挥会展平台的拉动作用,释放经济增长活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投资集团,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六)营造舒适消费环境
17.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和环节,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18.强化消费市场监管。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商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制度,在重要商品领域构建起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供应链全程可追溯、可监管。推进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强化网络交易平台责任,加强网络订餐、外卖配送食品安全监管,及时检查处理餐饮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实施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惩戒力度。(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19.完善便捷高效交通网络。加密国内航线、高铁车次,持续优化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交通枢纽与重点商圈、商业街区、标志性景点等消费载体的交通对接,促进核心商圈、旅游景点、文体场馆等与市政交通互联互通。加快中心城区环城大通道建设,推进城市骨架快速路建设。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有效衔接铁路、公路、水路,打造旅游公路品牌。完成机场扩容工程,力争南信合高铁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唐河、白河航运工程建设,确保焦唐、南邓、渑淅等高速如期竣工通车,持续完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20.提升商贸物流发展能级。建设覆盖南阳和豫鄂陕三省的区域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密以南阳为中心,辐射郑州、武汉、西安的400公里物流网络,深度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打造畅通全国、通达世界的物流运行体系。重点围绕特色农副产品、高端消费品等主要品类,提供集采购、加工、包装、物流、分销等在内的全供应链服务,营造良好的物流供应链发展环境,提升南阳商贸业集聚辐射能级。(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物流产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制。成立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工作专班,由市商务局负责日常工作,加强工作调度指挥,密切协同相关部门,促进市县联动,常态化推进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二)完善政策。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提高站位,落实主体责任,制定细化工作落实方案和具体配套举措。要统筹用好建设资金,加大对消费商圈、特色街区、夜间经济消费街区内市政配套设施的支持力度。用好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消费性服务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对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的倾斜。
(三)加强宣传。整合城市文娱旅游商业消费资源,开展整体营销宣传,充分提高社会组织、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等参与度,引导广大市民、社会力量和民间智慧参与到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中来,进一步吸引外部客流,不断提升南阳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形象。